在肯亞的村莊裡,許多家庭的生活,從一開始就緊緊繫在土地上。
他們每天清晨起床,用雙手在田裡翻土、播種、盼著收成能換來下一餐的溫飽。但隨著氣候越來越極端、土地越種越貧瘠,這樣的生活越來越難撐下去。
▲當地農民多以傳統方式耕作,是家戶主要的糧食來源
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(FAO)報告,非洲地區大多數人口仍仰賴農業維生。然而在氣候變遷、土地退化、作物過度單一的壓力下,糧食越來越不穩,居民的餐桌也變得越來越單調──尤其是孩子和孕婦,營養不良的狀況越來越常見。
我們在肯亞社區工作時,發現問題不只一個
(1) 土地因長期耕作與放牧,變得乾裂脆弱
(2) 農民大多仰賴傳統種植方式,對永續耕作幾乎毫無概念
(3) 居民餐桌飲食過於單調,營養不均衡
(4) 村裡的主食幾乎只有玉米,一年只能收成一季

▲當地農田以玉米為主,顯示農業高度單一化的現況
這些問題的背後,是土地無法喘息,也是居民缺乏選擇的現實
為了回應上述非洲地區在農牧與營養方面的多重挑戰,我們展開養雞農耕計畫,希望改善餐桌的營養與土壤的健康。
▲當地農民參與有機農耕培訓,學習多樣化種植與永續耕作方式
我們一開始提供雞苗,教當地家庭用有機方式養雞,雞蛋可以補充蛋白質,雞糞也能拿來改良貧瘠的土壤,農作的剩料又能餵雞,讓資源循環起來。
當時看到孩子第一次吃到自家雞蛋時,臉上露出的笑容,我們都記得。
▲過往執行養雞計畫的紀錄,我們協助村民開始養雞,讓餐桌和土壤都一起變得更健康。
然而,隨著雞隻增加,飼養密度上升、傳染病的風險大幅提高。由於當地缺乏穩定的疫苗資源與防疫知識,一旦雞群染病,損失往往是整批。即便有疫苗,施打成本對當地家庭來說也過高,難以長期維持。
因此,我們開始思考:是否有一種更貼近當地環境,並能延續永續農牧理念的方式?
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轉向了放牧計畫的推動。相較於密集飼養,放牧更接近當地熟悉的傳統飼養方式,但我們在其中導入更具系統的輪牧管理、草場復育與牲畜健康監測概念,讓放牧不再只是傳統習慣,而是一種更具永續性的發展模式。
▲土地因長期過度放牧與乾旱而逐漸沙漠化,透過放牧計畫,我們希望讓土地逐步恢復生命力
【我們怎麼做?】
在過去,放牧曾是造成土地退化的原因之一,牛羊整年在同一片地區吃草、踩踏、排便,草地來不及長回來,土地就乾枯沙化了。
但這次我們嘗試翻轉這個模式,透過輪牧的方式,讓牛羊在不同地區活動,讓土地有喘息與復育的時間,也讓糞便得以平均分布,成為天然肥料,重新滋養土壤。
我們引導村民進行「輪放式放牧」──讓牲畜分區移動,給土地時間休息、草有機會長回來,糞便也成為天然有機肥。這不只幫助牛羊健康長大,更讓土地重新恢復生命力。
▲透過輪放放牧,牛隻在不同地區排便,糞便成為天然有機肥,幫助土地恢復養分與生機
我們想邀請你,一起成為改變的一部分。
這次的募資,我們希望:
- 支援肯亞兩個村莊放牧計畫的推動
- 持續推廣土地友善農法,培養具永續發展觀念的農夫
你的支持,能讓一塊原本乾裂的土地長回綠意、能讓孩子的餐桌上多一道營養來源、也能讓一位農民重新找回對土地的信心。
這不只是一個計畫,而是一場陪伴社區重新出發的旅程。